close

就這麼剛好,這幾天有一則德國反核人士示威抗議的新聞,
讓立場不盡相同的台灣人可以重新思考:
「稱呼那些示威抗議者為〝暴民〞兩字的背後意涵,及其所引發的效應。」

或許吧!大家可以稱他們為〝暴民〞,因為在這群人出現的場子,全都出現過流血衝突,
這群〝暴民〞曾出現在2000年連宋落選後,也出現在2004年連蕭落選後、也出現在紅衫軍的場子、
當然也出現在抗議張銘清、陳雲林的各個場子。


從以前民進黨在黨外示威開始,只要有類似的流血衝突,
上街訴求的群眾都會被冠上〝暴民〞(粗俗、非理性、愚昧被煽動)兩個字。
就連我都忘記自己是否曾經稱呼過示威者為暴民,
不過我想應該有,因為我脾氣這麼糟、嘴這麼賤,加上以前也沒有思考過這類問題。

不過現在反省起來,艾帕構發現,
如果跟著新聞媒體、政客來稱呼遊行示威者為〝暴民〞的同時,
我們就會不自覺的將焦點擺放在「譴責使用暴力行為」,
擔心台灣民主倒退、社會動亂、傷害台灣國際形象...等,
而忽略隱藏在暴力行為背後,更需要被關注與討論的「動機」,
也就是我們會忽略到示威者抗議的訴求與議題。

媒體與藍綠政客老是告訴台灣人,流血抗議衝突會貽笑國際,但事實是如此嗎?
就像文章開頭我提到的那則新聞:德國反核示威者與警察衝突德國反核人士破壞鐵路
當你看完這則新聞,
你會先想到的是德國的民主倒退、貽笑國際?還是先想到示威者的訴求議題本身?
即便那些反核人士破壞鐵路、燃草堆、擲汽油彈,但兩則新聞都無以〝暴民〞來稱呼群眾,
反而以中性的語詞~「示威者」來替代,
文章也沒有嘲諷那只是一小撮三百人到一萬五千人之間的示威、抗議活動。
通篇新聞一方面呈現示威者的激烈手段,一方面也讓讀者瞭解這些示威者的訴求,
難道這種新聞的呈現,不是更凸顯示威者在暴力背後的動機、與訴求嗎?
當我們不只譴責暴力,也正視暴力背後的訴求議題同時,社會不就走向一個更進步的階段。

可惜的是,台灣親藍的媒體故做理性的批判暴力,親綠的媒體意思意思的譴責一下,
然後培養出一群單單只會譴責暴力的台灣人,卻從不趁機反省暴力背後原因,
艾帕構的意思是,
在藍罵綠1106暴力、綠提出藍八年之間暴力證據、假中立者譴責暴力、真中立者擔心暴力擴大的同時,
台灣社會依然沒有形成以「暴力背後的訴求」來彼此溝通、討論的主流氣氛。

舉例來說,
當家暴發生,如果怕丟臉而不找人求助,單單只會譴責對方肢體暴力、言語、精神暴力,
卻不去尋找兩人的婚姻問題、不去反省雙方的溝通方式,
那麼,這個家庭的問題會獲得改善和解決嗎?
難道,這個家庭的暴力,會因為譴責暴力之後就消失嗎?

很多暴力的發生不是我們所樂見的,但如果暴力的發生了,
我們還只學會以傷害台灣國際形象、社會和諧為理由來「譴責暴民」、壓抑探究問題的機會,
那...我想,社會上這些已發生的暴力衝突實在枉然,且類似的暴力也一定會再出現。

呼籲大家,不要再用「暴民」來稱呼示威抗議者了,
同時,我也為了曾經說過立場和我不同的人是暴民來道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lowz 的頭像
    solowz

    浮世 ‧ 生之旅

    solow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